• 將職業瓶頸化為職業拼勁
    來源:中國公共招聘網 日期:2022-02-08 瀏覽 50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發展中有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個特殊時期:有些人感覺自己每天很努力的工作,而職業路卻越走越窄,得不到提升,逐漸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有些人感覺職場薪酬下滑,高薪無望,從而萌生了跳槽的想法;有些人感覺人際關系不協調,沒有充分的團隊合作資源支撐,限制了個人的發展等等。久而久之,這種“倦怠”、“迷?!毙纬闪宋覀兊摹奥殬I瓶頸”,事實上瓶頸不可怕,正確認識問題的癥結,是可以變瓶頸為動力的。

    案例背景:

    小青,女,形象佳,語言溝通及表達能力較好,全日制大專商務英語專業。畢業學年找到了一份A銀行客服中心呼叫專員的實習崗位,工作了一年半后,由于薪資關系跳槽到B公司的客服崗,一年之后又由于自我感覺職業發展不大的關系,毅然跳槽至某品牌電子產品的客服中心任呼叫專員,半年后由于結婚懷孕等問題主動離職。有將近兩年的“職業空窗期”。

    最近,小青又通過網絡找到了一家電信外包商的客服崗,可是做了一個月后,小青的“倦怠”癥狀又一次出現了,對于薪資的不滿意、對于培訓機制的不認同、對于職業發展的憂慮等問題又一次讓她不能忍受這份工作。而另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與小青當年一起在A銀行客服中心實習的兩名同學已經升上了客服經理和培訓經理的崗位,這讓她覺得很后悔隨便跳槽。小青覺得想要重新再來已經不可能,而客服的工作太沒有發展,兩年的“全職媽媽”更澆滅了自己的工作熱情,這個職業的瓶頸自己很難跨越。

    案例分析:

    克服職業瓶頸的核心是激發個人的職業動力,通常我們把它定義為一種能促使人們努力工作的力量。這種動力一般來自于需求,不同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人為了收入,有的人為了工作穩定,有的人為了獲得一技之長,有的人是為了成就感,還有一些人是為了工作中的挑戰和變化。因此,需求的不同影響著職業動力,想將“瓶頸”化為“拼勁”,就必須從個人的具體需求來進行分析。

    針對小青的職場經歷,職業指導師作出了如下分析:

    1、認清瓶頸

    “瓶頸”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跟每一個人的事業、家庭和自身的狀態都有很密切的關系。小青的職業瓶頸咋一看是由于工作提升慢、薪資低或是兩年的“全職媽媽”造成了職業斷層。而實際上,小青根本上的職業瓶頸是事業目標的過于分散,主觀上心思較活絡。在畢業后的兩年半時間里,小青共換了3次工作,雖然這三份工作有一定共性,在客服類工作經驗方面她還是有成長的,但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人際相處,不同的規章制度,不同的培養方式對小青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還是非常不利的。于此同時,頻繁的跳槽還會引起用人單位的反感,很難對個人委以重任,這又進一步加深了個人的不安定感,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小青當前需要合理調整自身的就業心態,認識頻繁跳槽的弊端,認清自身的職業價值取向,逐步過渡到個人的職業穩定期。

    2、挖掘需求

    任何一個正常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機又是由需求引起的。同樣的道理,人們的職業行為也是在一定的職業動機的策劃下,為了達到某一個職業目標而發生的。小青的職業需求在整個求職過程中其實一直有著變化,在建行客服中心時她急于求成,只是“往錢看”,故而跳槽去了浦發的客服中心,而這份工作的競爭大,提升慢,又讓她自我的職業發展受限,故又讓她的心浮躁起來。原本第三份工作的整體發展還是比較符合她的各方面需求的,但是面臨了結婚、生子,家庭角色的轉換也改變了她的需求,在當時的情況下,小青更注重的是妻子和母親的角色,而暫時放棄了自己的職場。而在當前,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小青的重心又一次回歸了自己的職業,而年齡、閱歷的增長也讓她對職業更急迫、需求更多,“想要一份薪資高、穩定、有發展的工作”成了當前的需求。

    然而我們都知道,主觀的需求一定要契合客觀的環境,因此小青在重新擇業及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時,不因單純從自身需求出發,而應結合外部的環境、企業的文化、崗位的適應和發展調整和加強自己,逐步實現自身的需求。

    3、認知職業

    小青一直從事的客服類崗位相對而言入職的門檻不高,基礎崗位只要求個人有一定學歷,親和力好,電腦熟練,入職后通過一定培訓上崗,故有“入職易、上手快、招聘多”的優勢。但相對的員工多、競爭大、專業能力培訓難等問題也形成了它的劣勢。而在晉升機制上,客服類崗位一般有縱向和橫向兩種模式,縱向可以從基礎客服呼叫人員向客服主任、客服主管、客服經理、區域經理等過渡,橫向則可以從基礎客服呼叫人員向培訓專員、部門助理、人事行政專員等轉型。小青對于企業晉升機制的了解不對稱造成了她多次離職,她也從沒想過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來獲得提升,只是一味覺得得不到重視,工作很努力卻不能有發展。

    其實不管是在我們的求職中還是工作中,了解企業的企業文化、特性,崗位內容,晉升機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有針對性地讓我們工作的積極性得到更好地提高,工作能力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4、自我分析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劣勢,我們要科學的把握好自己,才能有的放矢。小青形象佳,溝通交流能力強,有三年多的客服經驗,且因專業關系,英語的基礎溝通也尚可,這是她的優勢;但是多次的跳槽及兩年多的職場空白期是尋找工作的“硬傷”。必須認清自身的優劣勢,注重對于就業市場的了解,才能做到合理定位自己,規劃自己。

    對于小青而言,客服工作還是當前可選擇的首選工作之一,兩年的“職業空窗期”帶來了就業市場及職業技能的脫節,而客服崗相對熟悉的工作流程能更快更好的讓她逐步適應職業的節奏。而進一步的規劃及合理的提高自我也可穩定就業心態,尋求更佳的發展。

    5、尋找職業動力

    職業動力可以分為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小青的職業需求、家庭責任、個人職業價值體現都是她的內在動力,而薪酬、企業規模、崗位提升、領導賞識等都是她的外在動力。針對小青的情況,職業指導師從她的家庭情況出發,從母親的角色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協調角度入手,重新規劃自身的職業,更多的將視線放在內在動力上,尤其是家庭責任這方面,提高自身的求職積極性,也適當的調整自身的職業規劃,從更實際的角度出發,做好短期規劃。在職業的過程中,合理的激發自身的職業動力,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更好的走好職場路。

    指導建議:

    1、激發職業動力,克服職業瓶頸

    從小青目前的情況來看,家庭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孩子還比較小,想要全身心的打拼工作顯然是不可能的,很多問題的核心還是會先考慮孩子,但也恰恰是為了給孩子營造更好地環境,作為孩子的榜樣才促使小青求職。然而一直以來職業目標過于分散形成了她最關鍵的職業瓶頸,因此在今后的求職中,建議小青注重就業心態的調整,忌目標不明確,好高騖遠,急于一步求成,而更多的注重循序漸進,目標明確,有導向性的計劃自身的職業路,層層遞進,穩定職業。

    2、幫助樹立職業信心,明確職業目標

    三年的“原地踏步”工作及兩年的“職業空窗期”讓小青對于重新就業的自信心不夠,更對是否繼續從事客服類工作存在疑慮。通過幫助小青進一步了解自我,掌握求職技巧,提升自身的職業信心,能做到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求職,善于表現自身優勢,規避劣勢。建議小青首要考慮基礎客服崗,重新適應職業。

    3、多元結合,尋求突破

    考慮到小青形象溝通好,有商務英語的專業背景,且口語能力尚可,建議小青適當留意企業招聘中如商務助理或前臺文員的崗位。這類崗位對于溝通、親和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小青的自身能力及客服崗的工作經歷都與之有一定相關性,相對應聘的成功率較高。

    4、明確職業發展軌跡,加強主觀認識及學習,踏實就業

    不論是從基礎客服崗位做起還是從助理、文員等基礎文職性崗位開始,對于小青而言,更加穩定、踏實的去工作是更關鍵的環節。只有認識了“瓶頸”形成的原因,了解克服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去適應,從而得到工作的滿足感,穩定就業。因此職業指導員建議小青要善于了解企業崗位的發展軌跡,注重自身的業務積累及提高,適當參加一定的職業培訓,不斷充實自身,才能以過硬的“水準”獲得工作的滿足,從而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

    案例總結:

    曾有人說過:職業生涯猶如爬山,越是下面,往上的步伐越輕松,動力也越足;越是上面,越是步履艱難,動力也越不足;快到山頂時,每進一步都要付出相當艱辛的努力,山頂就在眼前,可就是爬了許久,還是覺得離山頂那么遠,不爬又不甘心,繼續前進,又精疲力盡,無可奈何。所以說價值觀選擇很重要,是放棄,選擇“瓶頸”,還是發揮動力、拼勁,選擇跨越?很多時候成敗與否就在你一念之間,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引以為鑒!


    微信

    微博

    久久视精品99re8久香蕉,久久无码视频,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